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时间: 2023-08-18 04:01:54 |   作者; 产品资讯

  路怒,是指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随着家用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这个原本遥远陌生的心理学词汇,已不知不觉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常客,而由此引发的冲突、事故和案件,也屡见不鲜,甚至被形容为“隐形的马路杀手”。这一现象,正引起社会各界慢慢的变多的关注。

  当你开车身陷拥堵交通时,会不会:突然加速或刹车?猛按喇叭或打闪灯?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或故意阻挡别人进入自己的车道?忍不住对自己恼火、对其他司机出言不逊,甚至情绪失控到有打人冲动?

  如果能够对号入座,那么没错,你慢慢的变成了路怒征这一汽车时代世界通病的一员。

  原本以为买了新车之后的生活会便利许多,可过去的这一个多月,对家住杭州滨江的伊蓝来说却如一场噩梦,“感觉自己一坐上车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脾气一塌糊涂,几乎所有搭乘过的亲友都被吓得不轻”。

  伊蓝原来的家在上城区,离单位只隔了一条街,5分钟的路程,家里第一辆车的使用权理所当然归为先生所有。半年前,他们举家搬到滨江,只有一辆车的矛盾很快凸显出来:先生的上班时间比她整整早了一个小时,要搭车,就得每天早起;不搭车,打车来回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乘公交麻烦又费时。

  权衡再三,自然是买第二辆车。今年7月,做了8年“本本族”的伊蓝,正式新手上路。

  “开始两天忙着熟悉车子性能,遇到别人冲我摁喇叭,还觉得挺不好意思。”伊蓝和记者说,可没过多久,她也开始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起来,“有人冲我摁喇叭,我就立马摁回去”。

  伊蓝上班要经过钱江三桥。在这条每天早晚高峰杭城最堵的线路上,平时都很温文尔雅的她感觉自己被堵得几近人格分裂:有一次,后面有辆出租车打着左跳灯想要超车,她硬是不让人家上来;还有一次,前面的车启动慢了半拍,她超上去了不说,还摇下窗户大声责骂了几句;最惊险的一次,为了不让别的车超过自己,她在车流里钻来窜去,差点撞到隔离带。

  “每次停好车,都觉得开车时的一切都是幻象,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这样,可一坐在车上就完全不受控制,赶时间路堵要怒,别的车或者行人违章也会怒。”而每一次动怒最终的受害者往往都是自己。短短一个多月,伊蓝已因随意变换车道等原因被多次拍照,“再这样下去,我马上就会被吊销驾照了”。

  “我也一样,一开车,脾气就莫名其妙地暴躁。”冯大为是朋友圈里公认的好脾气先生,可就在上个星期,他发飙了。

  “明明是我先看到的车位,他居然抢在我前面冲了进去,我那个气的呀,忍不住狠狠砸了好几下方向盘,手都砸痛了。”那一天,冯大为加班回家,在小区里绕了很多圈,一直找不到车位,本就情绪不佳。可事后回忆,他还是为当时自己有那么大火气而觉得惊讶:“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脾气好,按理说平常找不到车位也不会这么计较。可那会儿就像中了邪一样,情绪完全不受控制。”

  一个是741路公交车司机,一个是浦阳镇新谊村村委会主任,48岁的俞某和39岁的钱某人生原本没有交集,但在路怒情绪的驱使下,造成一起人命悲剧。

  今年7月,萧山区东思线八甲山路段,钱某驾车由南向北行驶,大约三四十码的速度。驾驶公交车跟在后面的俞某想超车,不断摁喇叭,高分贝的轰炸想必引起钱某反感。当公交车逮到机会准备从侧面超越时,钱某也转动方向,将公交车继续挡在身后。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虽然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持续了两三分钟,但双方都憋足了火气。下车,争吵,动手,两车互斗演化成了两人互殴。最后,俞某竟用水果刀捅中了对方心脏,造成钱某不治身亡。

  事实上,钱某的轿车和俞某的公交车自始至终没发生擦碰,连交通事故都不算。而据萧山公交公司反映,2004年10月1日进入公司工作的俞某有21年驾龄,平时做人蛮稳重。新谊村村民也表示,做过治保主任又当上村委会主任的钱某是个实在人,家里开小旅馆的他平时待人也很和善。

  调查显示,86.5%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路怒族”;76.1%的人坦言“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调查还显示,因堵车和路况不佳导致动怒的有48.1%;因看见其他人违章,影响自己行车动怒的39.8%;因周边车辆加塞或超车动怒的为29.7%;还有别人违章,即使没有影响自己也动怒的有26.6%;因新手开车不懂规则动怒的有22.9%。

  路怒的心理诱因,看似幼稚,却容易酿成严重的后果。像钱某这样的极端遭遇虽然不多,但小摩擦小事故,时常上演:

  今年4月,因为黑色皇冠轿车的“霸气”变道,被超越的银灰色POLO怒了。车主先是摇下车窗大声表示不满,接着狂摁喇叭,最后还趁着红灯停车间隙,拿起修车用的千斤顶脚架对着皇冠车的前挡风玻璃狠狠来了四下;

  今年3月,杭州凤起都市花园小区,有个开宝马X5的司机,早上急着出门办事。好巧不巧,自家车库前横着停了一辆白色的宝马525轿车。X5车主一怒之下,连撞三下,撞开了那辆宝马525,然后开车走了;

  G25长深高速公路丽龙段,一个“路怒司机”,因为跟老婆吵架,竟然把结婚20多年的妻子留在高速公路上,自己开车跑了,最后还是巡逻的高速交警把妻子送回丈夫的车上;

  “这几年,因为车主主观情绪引起的交通事故显著增加。”交警部门分析,上下班的城市高峰期、疲劳驾驶的高速路都是路怒征的高发区,“很多时候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情绪,有些司机一离开驾驶位,情绪就能稳定下来,一个劲说‘对不起’,也很难界定究竟是不是恶意”。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心理上不安定情绪的累积。“马路拥堵,汽车的空间又狭小,确实特别容易发作暴怒障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师王芳和记者说,“路怒”的人都有类似的不正确的期望,总是认为任何事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抵达目的地,而不受任何意外事项阻挡。当意外状况频发的时候,愤怒就会开始积累,甚至引发负性因素大爆发,导致情绪失控危及他人。

  “路怒”更多是一种“迁怒”,是将个人郁积在心的怨气或其他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路上的拥堵和磕碰只是导火索。“如今,不少城市人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如易疲劳、易焦虑,缺乏耐心和容忍力等。在这种身心状态下,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容易爆发马路上的争执和愤怒。”重庆仁格心理咨询所心理专家赵庆说。

  如此看来,要消除路怒征,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因此,在每次出行时尽量提早出门,让行车时间更充足,有了时间,在适当情况下还可有意识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些。

  这几天,伊蓝特意到音像店里买了几盘舒缓的音乐CD:“上车就把音乐打开,营造一个让自己放松的环境,好像真的就没这么焦躁了。”

  改变车内装潢、深呼吸、心里默念数字等方法,都排在专家支招的前几位。事实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条。要知道,无论路况多么糟糕,别人的表现多么差劲,都不是自己违法的借口,这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换一个角度,改变自身的出行习惯也许是更有效的方法。冯大为现在就酝酿如何少开私家车。

  “仔细想想,我们夫妻俩的单位离家都不算远,原来没有车的日子,在家门口租个公共自行车也挺好。”可现在,车子正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依赖,“下雨天不方便,得开车;大热天太晒,得开车;起晚了会迟到,也得开车。其实,开车堵路上,不比骑车快多少,都是惰性在作怪”。

  “要是不开车,会怎样呢?也许你需要提前半个小时出门,也许你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可与此同时,你更会看到身边四季变幻的风景,同时收获一份健身的乐趣。”

  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因为堵车损失约42亿个小时,多消耗约100亿升燃油。在汽车越来越普及的国内,这一个数字想必会更加惊人,当我们以环境、健康和良好情绪为代价,却换来慢慢的变多与自己怄气时间的时候,确实该想想如何改变了。

  和以前没车想开车一样,如今车多的时候,我们出行也不妨考虑不开车或少开车。那同样也是一种时尚而实用的生活选择。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专家施旺红教授:路怒征其实就是一种焦虑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城市居民的压力过大,开车时,通过对机械的操作能满足大家的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攻击心理,借以发泄压力。避免路怒征,换位思考很重要。人们往往觉得自身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却不能理解别人也会有种种原因。遇到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不妨换位思考,为对方找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