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战高温热火朝天追产能

时间: 2024-04-12 10:52:20 |   作者; 电动葫芦案例

  江阴高新区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干劲十足,作业台上机械臂左右开弓,场内运输叉车来回穿梭。战高温、夺高产,人声与机器转动声相互交织,汇成了一首铿锵有力的生产进行曲。

  从复工第一天的激动、忐忑、压力大,到如今的安定、坚定、信心足,公司3个大车间满负荷生产,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一刻不耽误、一刻不懈怠。”企业有关人员介绍,一直以来,“凯澄”牌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产销量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按下生产“快进键”后,企业正保质保量完成出口任务及核电项目订单,千方百计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目前,每天有超过140台钢丝绳电动葫芦在这里诞生。

  高温环境下,凯澄起重尤其注重保障工人工作安全,出台了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企业后勤保障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他们不仅给厂区内员工都发放了盐汽水,还运送了不少大冰块放置于车间内,用于降低工作环境和温度,“休息室内还有无限量大麦茶供应,工人们每天都能喝到清凉的冰镇绿豆汤。”

  记者了解到,近期,江阴环卫部门全面复盘疫情期间环卫作业薄弱环节,以全环节、全流程、高标准为导向,规范垃圾收集转运各环节消杀流程,重点强化公厕、农贸市场周边收集点、生活垃圾中转站等关键部位的环境冲洗消杀,同时,还开展积存垃圾清理、道路冲洗、河道坡岸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确保辖区环境卫生整洁。

  把后勤保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西郊环卫所所长助理陈润祺和记者说,除了高温补贴,针对所里在职的132名环卫工人,在高温天气来临前,提前发放了每人1箱矿泉水,1瓶花露水和1块毛巾,此外提供“爱心驿站”、休息室供环卫工人吃饭、休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批发放的防暑物资都是由社会人士捐赠的。(唐芸芸)

  18日下午1点,在宜兴环科园高塍镇的桃园工业区内,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有些忙着土地平整,有些在进行试桩作业,一车车的桩柱不停地运往工地现场。

  “早上5点就开工了。”工人张国来熟练将绳子捆住桩柱后,给了一旁的同事一个示意后,十多米长的桩柱便吊到了指定位置,进行焊接、打桩。趁着同事焊接的空档,张国来才到一旁稍做休息。“天虽然热,但干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张国来擦着头上的汗和记者说。为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项目方不仅为工人们准备了银耳汤、绿豆汤等降温“加餐”,还准备了防暑药。

  据了解,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为宜兴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400亩。“由于该项目工程量较大,加上受疫情影响,按照原定达产期限倒排的工期,一天也耽搁不得。”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保障项目快速施工、投产,前期,宜兴重点投资项目服务专班对项目进行“保驾护航”,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领。如今,项目郑重进入建设阶段。为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确保项目如期投产,项目施工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前期还加强了对工人的培训,完成技术交底,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该项目预计2023年2月点火,建成后公司超薄光伏玻璃年产能有望达1亿平方米,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税收1.5亿元,亩均税收超37.5万元。(蒋梦蝶)

  夏日炎炎,锡山骨干企业不惧高温挑战,在做好保障的基础上全力紧抓生产,努力追回因疫情导致的损失。

  在位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高级技工陈行达正在调试着工业机械臂的操作精度,以使其操作时的延展性更稳定。据了解,企业产能早已满产,多条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赶制国内外客户的订单产品。“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就要全力以赴,产能是干出来的!”企业负责的人介绍,赛福天的前身为建厂于1958年的老牌国营无锡市钢丝绳厂,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条电梯钢丝绳,其研制的高分子绳芯电梯用钢丝绳突破了“高层高速电梯绳”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赢得市场青睐,目前钢丝绳锁、起重绳索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3个月后。

  喝着冰水和大麦茶,鑫宏业线缆的工人们稍事休息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复苏刺激了这家主营新能源汽车特种线缆企业的发展,上半年预计产能同比增长近40%。

  据锡山区发改委人士介绍,5月初锡山所有规上公司实现复工复产,6月初70%规上企业满工达产。“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可能遇到的难题,我们出台了‘护航行动’方案,全力为企业冲刺生产交付保驾护航。”通过购买应急运力、鼓励公司进行海铁联运、提升通关服务效率等实笃笃的措施,解除了企业后顾之忧。(马悦)

  18日晚,位于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无锡比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热气腾腾,数十台自动化机械和智能机械臂正在电脑指令下不停地工作。企业负责人说,虽然目前产能尚未完全恢复,但通过加班加点提升生产效率,预计企业月底可实现满产,下半年将迎产能、销量双增长。由于智能化设备占82%以上,技术岗位人才需求大,企业负责人希望可以协调解决用工难题。专程前来了解情况的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当场落实了专人跟踪服务。当天,惠山召开全区复工达产情况汇报会,区委主要负责这个的人说,奋战“金六月”,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以六月份工作成效的“含金量”提升“期中卷”的成色。

  原材料紧缺,是企业复产满产遇到的一大难题。上能电气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惠山区“两链”稳定工作专班获悉后,帮助对接新吴区英飞凌公司,使企业的相关功率器件供应得到保障。上市公司凯龙高科也得到援助,开通对接上海供应商关键零部件供应的绿色通道。惠山是工业制造业大区,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汽车制造业和冶金两大支柱产业,惠山强化监测指导,同时鼓励用电大户满负荷运转,提高工业用电量和规上工业产值匹配度。

  区委主要负责这个的人说,惠山将进一步抢抓抢拼、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以结果论英雄。”围绕产能抓紧抓实,紧盯四类企业库(50强企业库、新入规上企业库、高增加值率企业库、工业用电量降幅超20%规上企业库),更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好跟踪服务,落实好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应开尽开、达产满产。(裘培兴)

  6月18日,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一台台生产设备在紧张有序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个不停。连日来,骄阳似火,气温居高不下。面对持续的高温“烤”验,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广大企业职工挥汗如雨,战高温忙生产,抢时间保进度,坚守在生产一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改委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进入6月份以来,全区工业用电量节节攀升,平均每天超过3200万度。

  为应对高温天用电量增加,新吴区各部门、园区未雨绸缪,采取各项措施助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新加坡工业园对电力进行了扩容,变电所变压器温度传感器已经全部安装到位,还加强了区内110kv电站巡检,确保高温期间企业用电安全。“公司现在每天用电达50万度左右,虽然对电力需求较多,但也没有后顾之忧。”希捷无锡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应对高温天气,企业内部积极努力配合园区增加了设施机房热扫描频次,提升了冷冻机制效能,同时添置厂内遮阳防晒场所,企业还增加了高温轮岗员工,全力保障产能充分释放。

  无锡高新区发改委的人说,他们提前介入高温天保障有序用电工作,会同区供电公司制定了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应急预案,并对方案进行科学优化。区发改委与新吴区供电公司将根据市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确保民生用电和重点企业用电,为复工复产提供强大电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