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区”充电难?葫芦架下巧“立桩”

时间: 2023-10-25 12:03:09 |   作者; 电动葫芦案例

  “太好了,咱们小区总算有自己的充电桩了,不要再和他人挤了!”近来,北外滩大街汉阳小区通过“微改造”,具有了非机动车充电点,居民们从此离别“飞线”充电。

  汉阳小区与旧改73地块毗连,是北外滩大街典型的老旧“小小区”,由3栋公房组成,共有住户180余户。小区硬件条件缺乏,空间绰绰有余,多年来,居民只能将电动车临街停放,或是停放到东余小区的泊车棚内,和邻近小区居民“挤一挤”。

  但跟着电动车日益添加,飞线充电、电动车占道停放的乱象屡禁不止,不断繁殖安全危险危险。尤其是最近,东余小区实施仅本小区业主可停放车棚的办法后,汉阳小区居民们的电动车便“无家可归”了。我们纷繁期望能在自家小区增设非机动车充电桩,满意充电和泊车的需求。

  面临充电桩“人多粥少”的局势,区房管局会同属地居委充沛听取小区居民定见,决议通过“微改造”既有公共场所的方法,打破“小小区”空间约束处理充电难问题。通过缜密的现场踏勘,区房管局装置规划团队惊喜地发现,小区有一处“葫芦架”具有比较好的钢结构根底,能够改形成不惧日晒雨淋的会集充电场所。

  这处“葫芦架”曾经是小区居民纳凉集会的小天地,老藤架上缀满的“宝葫芦”装满了老街坊的故乡厚意。装置团队使用藤架这块“老料子”,在其根底上装置了通明的阻燃雨棚,楼上的居民透过它,能够一望而知把握车辆的充电状况。此外,雨棚还装配了干粉消防喷淋和消防瓶,这些“新葫芦”和“宝葫芦”们一同看护居民的充电安全。

  家住五楼的张先生夫妻平常骑着电动车早出晚归,有时下班晚了找不到充电设备,令他们非常苦恼。“小区没有装充电桩之前,只能找当地充电,或在单位里充电,总是很不便利,现在好了,想何时充,就何时充。”张先生介绍。

  车棚和充电桩在虹口的小区里大多完成覆盖了,但让人疑问的是,为什么汉阳小区迟迟不装?本来,跟着虹口区加装电瓶车充电设备作业的继续推动,契合装置条件的小区现已悉数具有了车棚和充电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虹口区仍有一部分小区,并不具有安置非机动车会集充电场所和装置车棚的条件,汉阳小区置之度外这里边之一。

  “接下来,要进一步缓解无充沛场所条件的‘小小区’的充电难问题,汉阳小区就是相关探究的成功试点典范。”区房管局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他们将关注到更多“小小区”的需求,充沛听取民意,巧用现场资源,量体裁衣地规划建造计划,处理老旧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缔造夸姣环境,打造美好社区。